據統計,2019年全球高分子助劑市場規模達到約900億美元以上。2021年全球高分子助劑市場容量約1103億美元,自2016年以來年均復合增長率達8.0%。
據統計,2021年全球電子樹脂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7.62億美元,2014-2021年CAGR為9.60%;我國電子樹脂行業市場規模為27.82億美元,2014-2021年CAGR為12.50%,高于全球增速。
據統計,2021年全球鉭精礦產量達2100噸,與2020年產量相同。中國鉭產量相對較低,2021年中國鉭精礦產量為76噸,占世界總量3.6%。
據統計,2021年全球智能卡芯片市場規模為32.29億美元,較2020年略有下降,同比減少3.61%;預計到2023年,中國智能卡芯片出貨量將達到139.36億顆,市場規模將達到129.82億元。
2日,國新辦就2022年商務工作及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。在發布會上,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表示,支持自貿試驗區深入開展差別化探索,推動集成電路、生物醫藥、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全產業鏈開放創新發展。
商務部將著力恢復和擴大消費,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,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,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,大力提振市場信心,推動商務高質量發展,為穩增長、穩就業、穩物價提供重要支撐,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作出積極貢獻。
乙醇,俗稱酒精,既是重要的基礎化學品,也是世界公認的清潔燃料。全球66%的乙醇被添加到汽油中,用作燃料乙醇,大幅減少了污染物排放。
商務部2月2日數據顯示,2022年,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24371億元,執行額16514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14.2%和10.3%。其中,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13177億元,執行額8953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16.7%和4.1%。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繼續保持穩步增長。
數據顯示,2022年,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24371億元,執行額16514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14.2%和10.3%。其中,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13177億元,執行額8953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16.7%和4.1%。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繼續保持穩步增長。
數據顯示,2023年春運跨城順風車出行需求同比增幅也較為明顯。近期順風出行較為靈活,從平臺數據看,有近半數乘客都是當天下單當天出發,而超過半數車主則是當天接單當天出發,這滿足了春運期間很多說走就走的出行需求。
“萬元種植牙”時代將落幕。2月2日了解到,近日河南、安徽等多省醫保局發布通知,公布種植牙集采落地日期和目標價格等。其中,湖南、河北等省更是已經于1月31日執行了種植牙的目標價格。
國新辦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我國商務運行情況。據了解,我國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,在2021年兩位數增長的基礎上,2022年吸收外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,實際使用外資首次超過1.2萬億元;2022年,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4萬億元,與2021年基本持平。
就2022年新能源重卡銷量變動情況而言,我國新能源重卡發展相較乘用車較晚,經歷了2月份的斷崖式下降后,3月以來受整體疫情反復影響,重卡銷量較低,5月開始,新能源重卡銷量保持波動,10月數據顯示銷量為1722,環比下降11.3%,主要受疫情抬頭、國慶長假和制造業整體需求下降影響,1-10月整體來看,為17237輛。
隨著我國基礎石油化工產業和精細化工產業的迅猛發展、國內生產技術的快速進步以及原料、資金供應狀況的不斷改善,全球有機化工中間體生產與貿易中心逐步東移,逐步形成了以中國、印度為核心的有機化工中間體生產貿易區,我國染料中間體行業也得以迅速發展。據資料顯示,2021年我國染料中間體產量為51.6萬噸,同比增長28.7%。
由于活性染料是高耗能、高污染產業,近年來,受國家環保政策限制以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因素影響,大量產能落后以及污染嚴重的中小企業逐漸被淘汰,使得我國活性染料產量整體呈波動下降的態勢。據資料顯示,2021年我國活性染料產量為26.1萬噸,同比增長23.7%。
隨著我國印染行業及下游需求市場的不斷發展,近年來我國印染布產量整體呈波動上升的趨勢。到2021年我國規模以上企業印染布產量為605.81億米,同比增長15.39%。截至2022年8月,產量為360.98億米,同比下降8.34%。
煤焦油作為我國工業生產的重要原材料,隨著近年來我國煤化工產業的快速發展及下游需求的增長,我國煤焦油產量整體呈快速增長的趨勢。據資料顯示,2021年我國煤焦油產量為2650萬噸,同比增長1.9%。
目前我國安防視頻監控行業應用主要集中在金融、工廠/園區、樓宇/物業、教育等行業,分別占比25%、17%、16%、12%。